“那你岂不是赚不到什么钱了?”
皇上心中一动,嘴角微微勾起,语气中带着些许揶揄:“这对你而言可不算件好事。”
“毕竟肥皂一事是你从头筹措到尾的,结果只拿到了一点点利润,不是很亏吗?”
皇甫辰却哈哈一笑:“陛下也不看看我是谁,我是当朝太子,本身就拥有着极大的权力,也根本不需要为了衣食而奔波操劳。”
“何必与民争利呢?”
“更何况,内努富足一点,就等同于大乾国力增长,对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皇甫辰这话说得倒妥帖,皇上点了点头,言语之中颇为满意:
“你这倒说得对。”
“辰儿。看来还是朕小瞧你了,才不过半年时间而已,你就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!”
皇甫辰弯腰拱手:
“父皇并没有小瞧儿臣,只是儿臣以前没有展露出来的东西,在此时展露出来了而已。”
“韬光养晦,深藏若虚。”
皇上稍稍点头,言语中更加满意:“能做到这两点,你已经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弄权者了。”
而在此时,皇上也不再提这个,而是把那十几盒肥皂分给了几个公主:
“馨文,丽文,薰文,你们把这几盒肥皂拿下去吧,朕一个大男人,也用不了这么多!”
几位公主眼中都有好奇之色。
那名女教习目光则停留在皇甫辰脸上,略有探寻之意。
皇甫辰目光扫去,只见那人虽然年纪已经在三十出头,但容貌清秀,风骨盎然,应当也是一代大家。
所以皇甫辰只是落落大方的一笑。
皇上捕捉到了皇甫辰的这个小举动,又笑着介绍了一下:“辰儿他是不认得这位南宫教习。”
“就由朕来给你做个介绍吧。”
“南宫教习本名南宫知寒,十年之前,曾以一篇《浊钓赋》名动大乾文坛,由此得缘入驻宫中,成为宫中贵族女子的教习。”
“你如果以后有些什么诗文方面的问题,大可以来问问她。”
皇甫辰心中倒是微微一动,又笑着说道:“南宫教习,诗文方面的问题本宫倒是没有,但本宫倒希望肥皂之名传得更远更广,您既然有着无双才华,能否为这肥皂做一首诗?”
南宫知寒心中一动,稍一斟酌便道:
“卿本佳人兮,但为君悦哉,肥皂本无欣,纯生玲珑意。”
“古语云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
皇甫辰听完这首诗,顿时感觉非常不错:“化用了这个典故,又天然无雕饰,南宫教习果然厉害!”
而皇上也是笑了笑:“你们先聊吧,朕也有些累了,先走一步了。”
他毕竟大病初愈,也不方便在外面吹太久的风。
皇甫辰等人恭送皇上。
等皇上走了之后,南宫知寒秀眉微挑,目光投向了皇甫辰:
“太子殿下,果然非同寻常,也难怪倾雪妹妹平日里言语中多有夸赞。”
皇甫辰听到南宫知寒提起慕倾雪,心中也好奇了:“你和慕倾雪关系不错?”
“岂止是不错。”
南宫知寒语调温和:“我与她情同姐妹。”
皇甫辰还未开口,忽然就听到南宫知寒抿嘴一笑,语气中带着些许暧昧:“她有你这样一位良人,也算不负此生。”
皇甫辰哑口无言,过了一会儿方才说:“南宫教习,你可别凭空污人清白。”
南宫知寒朗声一笑,又说道:“你也不必太过紧张。”
“倾雪妹妹当初入宫之时可是说过。她只会嫁给绝代无双的英雄人物。”
“而太子殿下虽然没有一身厉害的武功,但才华心智,都算得上是我见过的人之中的巅峰,绝对是倾雪妹妹的良配。”
皇甫辰嘴角抽搐:“南宫教习,你还真是敢说话呀。”
“虽然慕倾雪容貌绝美,在我见到的人之中,堪称巅峰,但我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,只是把她当做朋友。”
南宫知寒扑哧一笑:“也罢也罢,那我就不说了。”
两人这你一言我一语的,旁边的几位公主更是亮起了眼睛,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。
南宫知寒瞧见她们几人在那边嘀嘀咕咕的,也是无奈道:
“字练完没?书背了没?”
那几个公主才不说话了。
皇甫辰这才想起,南宫知寒在文坛中的声名。
皇甫辰便问道:“南宫教习,你在文坛中颇有美名,那你可知不知道,有什么人擅长术数、农学或是杂学的?”
“你这样说的话,倒似乎是在寻求墨家之人。”
南宫知寒眼中略显好奇:“墨家理论虽然在本朝不算是显学,但在先秦时期,却极为昌盛,如今在民间绝对是有传承的。”
“不过在我为你引荐那些人之前,我斗胆问一句太子殿下,你找他们是有何事?”
皇甫辰笑着说:“南宫教习可知热气球?”
“就是那能飞上天空的气球吗?”
南宫知寒自然是知道这件事,这可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。
皇甫辰哈哈一笑:“没错。”
“这热气球的原理,其实就是和墨家理论相关,本宫想向你征求人才名单,也是希望把他们收归麾下,让他们系统化、理论化的研究这些东西。”
“当然,本宫也会供给他们吃食钱财,甚至会给他们封官。”
听到皇甫辰话语中的图景,南宫知寒倒也觉得确实不错:“可以。”
“这些天我就去写信给我的那些朋友们。”
“不过他们都在天南海北,也不一定能迅速赶回京城。”
皇甫辰嘿嘿一笑,语气中也满是开心:“愿意过来就行,至于是早是晚,看缘分,看缘分。”
不过,皇甫辰心中还是有点奇怪的,又随口问了一句:“南宫教习难道曾经游历过天下,怎么朋友遍布天南海北?”
南宫知寒眼神略显古怪:“我如果没有游历过天下,又怎能写出辞藻华美、用典繁复的文章?”
“正所谓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这一点,太子殿下应当也知道吧?”
皇甫辰深以为然:“知道知道。”
“南宫教习说得对!”